今天是:2022年12月17日 星期六

统战工作

统战政策

当前位置:本站首页>>统战工作>>统战政策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湖北大学学生诵经典演绎马克思著作

发布日期:2018-05-08 浏览量:94

“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事业——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他奠定了这个伟大事业的全部理论基础,并推动了这个伟大事业的实践发展……”5月2日下午,湖北大学会议中心思睿厅传来阵阵朗读声。这是湖北大学研究生“颂与您听”大型经典著作朗诵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活动现场,活动由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主办。

活动以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研究生李琳的朗诵节目——《一个小村和一本有魂的书》开始。“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穿长衫的青年从省城济南回到了故乡——山东广饶县一个叫刘集的小村。小村在迎接游子的同时,也迎来了他带来的一本书,更确切地说,是一本封面上印着一个“大胡子”(马克思)头像的小册子……这本书叫《共产党宣言》……” 李琳身着正装站立台前,双唇微启,起伏有致的语调借着舒缓的背景音乐,一篇文章娓娓道来,将现场观众带回故事发生的那个年代。

李琳介绍,其朗诵作品是由朋友的文章改编而成的,讲述的是第一本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山东广饶县一个叫刘集的小村得以保存的故事。1925年,三位共产党员将早期共产主义者陈望道在1920年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从上海带回家乡刘集村,烽火年代中,刘集村经历腥风血雨,经历了“白色恐怖”、日寇烧村,这本书却得以幸免。老党员刘世厚作为它的第三位保存者,更是将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珍藏了43年。

2004年,李琳在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这本得以保存的《共产党宣言》,得知了这个打动她的故事。后来,朋友告诉她自己曾写过关于这个故事的抒情文章,里面的几段话深深触动了李琳:或许是上苍的安排,让这样一本有魂魄的书在小村里扎下了根,她赋予了小村以信仰,小村人也用鲜血和生命实践了她的预言,一本薄薄的书融入了多少先烈的英魂。我走了,而这里蕴含的那种博大的气魂却久久地在我心头萦绕,挥之不去。于是,在一个秋雨敲窗的夜晚,我用一枝深情的笔,记下了关于一个小村和一本书的故事。

“朋友的这篇文章也恰好表达了我的心声。作为青年学子,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我想把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更多的青年听。”李琳说:“小村人用鲜血和生命保护《共产党宣言》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选择讲述这个故事,就是想呼吁我们青年学生有责任担当,真正在内心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想这也是诵读活动的意义。”

随后,参赛小组分别用朗读或话剧的形式演绎了马克思及与其相关的经典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家书集》《致燕妮》等。期间,学生还用尤克里里伴奏,合唱《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该节目另评委眼前一亮,纷纷拍起手来。现场观众也跟随伴奏唱和着。

除了经典理论著作之外,学生还选取了马克思生平写给妻子燕妮的诗册《爱之书》《歌之书》等,为观众展现了在追求人生真理路上,不忘制造浪漫的马克思。在《马克思家书集》中,学生通过演绎马克思的父亲和母亲与其通信,教导为人处世之理;以马克思与儿女通信,畅聊生活,解答疑惑的场景,讲述伟人背后的平凡故事。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最后,所有参赛学生共同朗读《共产党宣言》片段,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述说着对伟人马克思的敬仰之情。

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作为嘉宾现场点评。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胡远珍说:“这次活动通过年轻的声音,展现了一个‘大写’的马克思,这为我们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中国、了解世界有着深远意义。学习伟大的思想家,当代年轻人也应珍惜韶华,涉猎群书,提升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