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导航

课程建设

当前位置:本站首页>>课程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亮点

发布日期:2021-06-05 浏览次数:1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在高职人文通识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道德培育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我部采取实际行动进行了课程改革。

目前,通识课部开设《中外文学名著》、《剪纸》等选修课完善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同时利用学术讲座、第二课堂、社团、展演活动、观摩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改革,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团、进网络、进学生大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通识教育体系。
(一)完善人文通识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最基本途径,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的教育,更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教育。武昌职业学院在制定新人才培养方案时,各二级学院在每个专业课程设置了必修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同时,以通识课部为教学管理平台,以“学习通”为网络资源依托,增设以培养人文素质为目的的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和特色课程,改革当前教育方法,在“两课”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人文通识教育传承过程中逐步开设了《剪纸》和《中外文学名著鉴赏》等选修课程,完成了《剪纸课程标准》、《剪纸教学大纲》、《剪纸考试大纲》、《剪纸授课计划》、《中外文学名著鉴赏课程标准》、《中外文学名著鉴赏教学计划》、《中外文学名著鉴赏教学大纲》、《中外文学名著鉴赏考试大纲》、《中外文学名著鉴赏授课计划》等重要成果。并逐步修订、完善《课程标准》,课件、讲义齐备。这两门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了解、认识并学习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与外国文学相比较,彰显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同时,这两门选修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从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传统文化选修课程不但完善了课程结构,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自身品德,打造优质品行,提高学生品位。同时,不断完善德育体系,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全面推进质量校园、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
(二)形成以赛促学的长效机制。学生是人文通识教育中的主体、受教育者与直接承担者,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输目标的最终实现者。教育不仅是教师主动地“教”,更要学生主动地“学”,实现“教学做”合一的高职教育环境。如举办中华诗词朗诵、硬笔书法、传统手工技艺展示(剪纸)等有影响力并能形成序列的赛事去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如课前“我讲十分钟”等活动,这种从班级到年级再到全校的选拔,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延伸到每个班级、每一天、每一节课前十分钟,达到培养兴趣、普及知识的目的。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 文学文化 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积累、探索,开展传统文化的积累交流评比活动,养成看报、听广播、做笔记、记日记等 良好 习惯。通过树立学生传统文化学习观,不断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 自豪感,从中体验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促进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
1.组织“我的专业我的梦”、“建国70周年”征文比赛。通过征文活动,激发同学们热爱专业,报效国家的热情,把个人梦想和伟大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展现了当代高职生的文学才华,为大学生活增加亮色,展示了我校学生的原创文学作品,挥洒了我校学生的理想、情感、信念,使得一股清新的文学风,弥漫在我们的菁菁校园。
2.组织“写规范汉字,展青春风采”校园硬笔书法大赛。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繁荣了硬笔书法艺术,增强了我校文化氛围,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培养更多书法爱好者,提高学生的素质与修养,促使广大教师重视写字教学,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写字练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进一步普及规范汉字的拼写,提高学生写字水平。使学生学会了创造美、欣赏美。
3. 组织了 传统文化职教行-剪纸大赛和“ 整体 喜迎七十周年、与军运同行 ”剪纸大赛, 增进我校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剪纸艺术的喜爱,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底蕴。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系统结合,更好地形成教学成果。
4.组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通过开展诵读活动,逐步 构建国学经典诵读体系 搭建国学经典诵读平台。 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 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活动,把国学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5.开展“规划职业理想,成就精彩人生”职业规划大赛。帮助广大同学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树立和提高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同学们制作自荐书及参加职场应聘的技巧和能力;创建一种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互动模式,给广大同学提供认识社会,认识职场的机会;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供实践、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以及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6.组织“传承中华成语,弘扬经典文化”国学成语大赛,各学院分别采取听写成语、成语接龙、看图猜成语等游戏方式进行比赛。此次活动促进我校学生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将阅读感悟与践行实践相结合,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同时也体现了我校学生平时的成语积累,提高了学生自我的语言水平,拓宽了视野,强化了语言的应变能力和反应能力,从而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
(三)组织地方名人民俗的实践活动。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名人民俗资源,把这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的内容,通过内容体系设计以专题综合的形式组织活动,将地方民俗名文化资源转为专题内容的课程资源,将传统的课堂传授方式转变到与学生同步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以此开展传统文化主题式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如开展以“寻访钟子期”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通过探访古琴台(当年伯牙江边鼓琴觅知音的地方)、琴断口(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地方)、钟家台(钟子期的家乡集贤村)等地,赏析著名画家王振朋的画作《伯牙鼓琴图》,上网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等形成寻访收获的报告,并举办成果展示和交流会,让学生一同见证“高山流水觅知音”令人难以忘怀的朋友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