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校友天地

当前位置:本站首页>>学工在线>>校友天地

高职教育动态简报(9月号)

发布日期:2012-10-12 浏览次数:60

一、高职教育发展的最新政策。
2012年6月,国家教育部发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其中有关职业教育及民办教育部分为:
(一)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①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②加强职业教育内部的有机衔接。③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④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相互沟通。
(二)完善民办教育制度。①落实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②逐步建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按照“学校自愿选择、政府分类管理”原则,开展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③鼓励和规范社会化教育服务。
(一)专家解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教体系》:一是明确了“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体系建设目标。二是强调要拓宽职业教育功能,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办职教。三是强调要加强内部有机衔接,提高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四是突出强调推进外部有序对接,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五是着力创新学习制度,搭建人们成长成才的立交桥。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推动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教学”,这是建设“双师”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①整合服务力和教育力,提高“双师”人才专业能力。②与企业共同拓展专业,提升“双师”人才科研能力③组合园区和学校资源,建设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一是聘请入园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课程教师, 二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知识产权服务园开展法庭进校园活动、知识产权宣传日活动,浙江创意园举办艺术作品欣赏等第二课堂活动。三是学院6个设计类专业成立工作室入驻创意园,与入园企业同台竞争,承接委托项目,开展市场化运作,从中提高实践技能。四是加大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的力度。
根据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的官方解释,“教学工厂”理念内涵与功能为:
第一,教学工厂是以学院为本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
第二,教学工厂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综合在一起;“教学工厂”经历了从模拟到模仿再到融合的过程;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是“教学工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环节。它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
  第三,“教学工厂”之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确保有关培训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与时俱进;学院能力开发和教职员专业培训之重要途径;促进学院和企业的紧密联系。
  第四,教学工厂是卓越办学的主要手段。“教学工厂”是一个发展模式,它不具固定模式,它会随着学院的成长和发展而与时并进;学院能力基础的强化将促进教学工厂模式的提升,并加深教学与企业环境之相结合。
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原有基础薄弱、来源渠道单一、业务素质仿低、数量严重不足等主要问题。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还要提高动手能力,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还要参与企业相关的研发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研究。面对“三能”教师队伍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应建立教师定期下企业制度,要求教师担任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任务,开展“立地式”服务,加大“三能”教师引进力度。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职业教育发展基础与现状而言,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必须全面、准确地审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更加理性、更加科学的发展思维来推动实践创新。这种实践创新首先必须以破除当前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上的瓶颈性障碍为基础,而职业教育管理资源与办学资源这两种资源的集约利用,也许正是这种实践创新最好的切入点。
“内涵建设”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发展理念、校园文化、管理水平、专业建设、教育科研、教师素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等。其实,剥去“内涵建设”的外衣,它并无新鲜的内容,因为在每个学校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需要不断地建设和完善,而“提升质量”也应当是教育发展永恒的追求,再者,将外延式与内涵式发展两者完全割裂开来也不可能,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无数量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数量。
教书育人是高职院校的终极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就是要直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有培养方案,它应包括文化知识、专门技能和综合素质等的明确要求。而这些都会在学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中体现出来,尽管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会有很多,但是,要始终以专业建设为中心而展开,重点考察其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和方法等能否更好地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院校品牌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沉淀下来的、用以识别和区分高职院校的学校教育其他教育产品与服务的文化要素的总和,它是学校利益认知、情感属性、文化传统、个性形象的标识化的集中体现。鉴于学校和企业二者在多方面的统一性,从内蕴核、表征面、承载体三个层面建构“高职院校品牌文化钻石模型”,可以使高职品牌文化的构成要素得以立体呈现。
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在数量大发展的同时确保学生质量的优秀?如何构建高职学生新的质量观与质量标准?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开发出一套适用于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标准,并依此对学生进行培养。职业能力标准的开发能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导和发展方向,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更加关注输出,而不是过分关注输入,能使不同的教育与培训机构在为相似的群体提供服务时达到服务标准的一致性,避免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职业能力标准的开发能改进评价与诊断,能为企业提供育才、选才、用才的依据。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的开发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确定、职业与工作分析、标准方案设计与描述、对设计的分析与评估。
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工程”就是高职院校秉持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对本校毕业生的全部职业生命历程实行有效管理。其核心是对毕业生定期进行职业技能升级教育,使其能不断提高、完善自已的专业技能,适应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趋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毕业生“技能升级工程”的实施应包括以下环节:
第一,建立毕业生职业技能档案,定期开展毕业生职业技能跟踪和毕业生学习需求情况调查,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综合调查,掌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及业务表现是否能满足职业岗位需要。
第二,分析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报告,根据调查报告和当前社会相关技能发展水平,结合学校师资、设备条件拟定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再教育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第三,集中师资,对不适应专业岗位要求的三年内毕业生免费实施“回炉工程”;对其他有学习需求的毕业生分专业集中实施“职业技能升级”培训并适当收取培训费(较对外培训有所优惠),培训结束通过考核者授予高一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相关技能项目培训结业证书。
第四,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展开下一轮学习需求情况调查。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工程”不是一次性行为,而应该贯穿整个毕业生职业生涯。上一次“升级”教育的结束同时意味着下一次“升级”教育的开始。
(十)、如何建构高职特色大学文化
文化建构需要长期积累,而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历史短,文化积淀不够深厚。此外,高职院校多处于专科学历层次,除去实习和校外实训,学生在校时间不长,短期内难以形成高度的文化认同,这也是制约高职特色大学文化积淀的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
以办学理念为核心深化理念文化: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学院初步形成了以办学理念为核心,包括学院愿景、使命、宗旨、定位、特色等在内的高职理念文化体系。
以人才培养为重点提升质量文化:在办学过程中,学院逐步形成了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主题、以育人过程为主线,学生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并重的高职质量文化。
以人文关怀为宗旨培养关怀文化:学院以师生关爱和社会关怀为基本取向,关爱师生身心健康,履行社会责任,初步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高职关怀文化。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完善制度文化:学院通过不断完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和体制,积极建构具有高职特色的制度文化。
以活动和环境为抓手积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氛围和校园硬件环境两方面。
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运行模式是校企合作的关键。以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为逻辑起点,基于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提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四种模式,即:“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之“学校主体”模式、校企共同体之“企业主体、学校主导”模式、教育型企业之“企校一体”模式、现代职教集团之“多元主体”模式。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体系构建阶段,职业教育发展主要从数量发展转向内涵发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就在校企合作,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我们应当下大功夫、也是必须下大功夫去探索和解决的难点。
在学校管理中,坚持“外圆内方”理念下的制度建设和机制运行十分重要。所谓“外圆”,就是学校对外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这两个变化着的“市场”,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内方”,就是内部要讲规范,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监控有力。“内方”是基础,是保证,“外圆”是延伸,是检验。“外圆内方”两者互为联系、互相促进。做到“外圆内方”,需要构建一个“两适应”和“三规范三保障”的系统。一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二是适应学生发展。内方,坚持三规范三保障。“内方”就是对内要自我约束,讲究规矩。学校着重从三个方面作好规范。一是规范学校运行秩序。二是规范学生学习过程。三是规范资源配置。
(一)、我国将探索9+3免费培养模式,优先保障职业教育
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举行中国专题圆桌会议。会议透露,今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将比去年增加5800余亿元,优先保障职业教育。我国也将探索九年义务教育加三年职业教育的“9+3”免费培养模式;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让贫困地区青少年更好地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完善国家资助政策,逐步将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
据教育部职成司负责人介绍,今年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活动,与往年有明显变化:主办单位由去年的16家增加到23个;所有赛项均有行业和企业参与;竞赛项目将在天津主赛场和河北、山西、吉林等十个分赛区进行;大赛增设了新能源、紧缺产业以及体现我国传统技艺的项目;大部分项目分别设有中、高职组,大幅度改变了以往中职赛项大大多于高职赛项的不平衡状况;今年大赛国际影响大幅提升,将有不少于40个国别的代表参加大赛。
随着职业院校又一届学生进入实习季节,职校生实习的问题再次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有评论认为,社会对职校生实习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权益维护上:是不是在实习岗位上充当廉价劳动力,是不是真的在实习中学到职业技能。这两个问题也伴随着“学生工”丑闻,不断挑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面对经济和社会的复杂变化,职业院校如何合理安排学生实习,职校生该怎样面对自己的实习生活,社会又能为职校生实习做些什么:①实习在职业教育中的比例还应提高。 ②没有明确教学目标的实习是“伪实习”。 ③个性化的实习需求将给职校更多压力。④学生实习需要更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为适应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要求,今年江苏省教育厅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率先确定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2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分别与江苏大学等普通本科院校联合培养4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人才,作为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的试点项目之一。
  据介绍,无锡职院是以机电类专业为主的综合性高职院校,江苏大学是以工科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两校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相同的行业背景,这次联合创办的高职本科专业为物联网工程(物联网技术应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应用),今年7月将在江苏省普通类公办本科二批次联合招生,招生计划为120名。这两个专业中,数控技术应用是全国高职院校开设最早的专业,也是全国同类专业中实力最强的专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是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类专业基础上新开的专业,现在已成为无锡市重点建设专业。
目前,无锡职院和江苏大学联合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已由两校共同制定完成。新生入学后,4年学业在无锡职院完成,教学质量监督、毕业资格审查和学位授予由江苏大学负责。
四、兄弟院校经验借鉴
(一)、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有机融合三种元素,培育三位一体校园文化。
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置于各项建设之首,组织专班系统设计,整体规划,于2008年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结合黄冈特有的红色资源、人文资源和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将黄梅佛教、黄梅戏、苏东坡、李时珍医药、大别山革命老区为元素的地域文化、红色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倾心培育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锻造出独具特色的黄冈职院校园文化品牌。
(二)、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发与利用校内隐性实习资源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教研室借用学校办公室接待工作,将校内参观接待优化为校园实习实训项目,具体做法:首先由旅游专业教研室骨干教师与学校办公室工作人员座谈,调研历年来校访客的类型、批次、需求,进行职业分析,确定其作为实习实训项目的可行性;二是在确定可行的前提下,有专业教师与校办公室接待岗位员共同制定实习实训项目开发与利用计划;三是实习实训项目的组织实施采取小组学习、工学结合、专业教师与岗位带教双指导、灵活安排、轮流上岗的方式进行;四是进行项目设计与实施效果评价与反思,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三)、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开发并建设通用职业能力院本课程体系。
随着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动更为频繁,就业不再是从一而终,人们将经常面临失业、转岗、从业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这些新时代的变化,一定程度上要求劳动者不仅需具备相适应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作为合格的职业人的综合素质。作为直接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人才的高职院校,应当培养出社会欢迎、自身和谐的“专业技能与通用能力并重”的人才,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培养目标。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从通用职业能力与专业技术能力二元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在教育部规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自2006年起,全面开展课程体系的改革,开发并建设通用职业能力院本课程体系,至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通用职业能力课程的设计与实践“课程”是一门不同专业、不同职业和岗位普遍适用的素质课程,其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该课程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多学科知识和方法,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各专业的一门公共核心课程。还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培养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核心显性课程进行重点开发,现已形成职业指导与职业训练两大系列子课程。
(四)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用“透明”理念办现代学校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增强学校持续发展的能力,必须以创新学校管理模式,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为前提。因此,对作为管理关键要素之一的学校完整信息的充分把握,就成为学校管理者的不懈追求。然而现实的困扰恰恰也在于此。要破解这一困扰,需要站在现代思想和技术的前沿,实现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的变革。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用时近10年,自主研发了以“让学校变得透明”为核心价值的“校园资源计划”平台(简称“CRP”系统)。“CRP”系统由80多个软件组成,全方位覆盖学院教育教学、行政后勤、招生就业管理。系统以“标准化体系”为基础,各系统模块相互贯通和连接,当一个任务指令触发,则多个工作环节响应,多个系统模块联动,每时每刻自动采集数百万条数据,透过数据,学校变成了完全透明。
“透明”使管理变得便捷而有效,其表现出来的特色和优势非常明显,使学校更加真实、可控、公平、自主、节约、高效、安全。
(一)、未来办学着力点——提高内涵质量、形成特色品牌。着力构建独具特色的武昌职业学院文化,这是在日益激烈的高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二)、无论是新加坡的教学工厂,还是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澳大利亚的TAFF模式,等等,我们都缺乏天然条件完全采用,只能取其精华,根据自身和区域条件,或者创造一些条件,适当地加以吸收。但是无论如何,借鉴教学工厂理念的核心无外乎一个关键词——产、学、研紧密合作。加强校企合作,开展产学结合是我们每个职业院校的必然选择!其中,抓内涵练内功,提升专业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升级、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能力,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唤起产业、企业合作的热情和意愿,才能真正产生双赢和多赢的格局。
(三)、随着高职教育竞争日趋激烈,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建设必然会从转变观念、提高学历、调整结构等表层转向更为深层的特色建设问题上,因此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深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师资队伍,对推动武昌职业学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针对武职院发展的实际意义。
(四)、江苏两高职示范校试点培养四年制本科专业人才
(三)、职校生实习路在何方
(二)、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添传统技艺
三、职教要闻
(十二)、学校管理需要“外圆内方”
(十一)、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运行模式
(九)、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工程”新模式
(八)、开发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标准
(七)高职院校品牌文化及其要素构成
(六)别让“内涵建设”成高职院校时髦口号
(五)以资源集约为切入点创新职教发展
(四)高职院校“三能”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解读
(二)整合资源构建“双师”培养基地
二、高职前沿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