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导航

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本站首页>>安全教育

大学生安全常识之防诈骗篇

发布日期:2019-07-31 浏览次数:189

大学生安全常识之防诈骗篇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它一般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当事人往往容易上当。提防和惩治诈骗分子,需要大学生自身谨慎防范,认清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以防止上当受骗。

一、校内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
(一)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暴露马脚,通常采用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还有人以骗到的钱财、名片、身份证、信誉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
(二)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
(三)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
(四)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部分教师和学生上当受骗。
(五)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办公室、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还会顺手牵羊、溜之大吉。
(六)招聘为名,设置骗局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勤工俭学已成为部分大学生谋生求学的重要手段。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机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
(七)骗取信任,寻机作案。诈骗分子常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关系、套近乎,或表现出相见恨晚而故作热情,或表现得十分感慨以朋友相称,骗取信任后常寻机作案。

(八)编造谎言,骗取钱财在车站、码头,甚至在校园内,经常发现一些青年人假冒外地某大学来实习的学生,向你装出一副可怜相,借口与同行的老师和同学失散,而学校又急电让其乘飞机返校,籍此骗取大学生的钱财,且屡屡得逞。有的还以学生发生意外或生病急需用钱治病为由,骗取学生家长的钱财,也往往容易得逞。

二、网络电信诈骗的主要手段及防范方法

(一)冒充朋友电话、QQ、微信等方式进行诈骗主要作案手法:利用盗取的QQ、微信、手机等,冒充受害人的亲友,谎称急需用钱。

防范重点:对于亲友未当面要求汇款的,一定要进行核实

(二)以网上兼职刷信用为名进行诈骗

主要作案手法:不法犯罪分子以网上兼职刷信用,赚取佣金为诱饵,让急于找工作的受害人在网上打一定金额保证金或让其网上付款买一定金额货品,并许诺支付货款后,连佣金一并返还。

防范重点:对于网上的招聘兼职信息,要多方鉴别;不要在网上支付保证金或相信对方开出的各种汇款条件。

(三)冒充各种角色发送特殊内容链接的短信诈骗

主要案手法:近来新出现的链接诈骗,不法分子冒充同学们的班主任,发来成绩单链接;冒充同学,发送聚会相册链接;冒充航空公司通知航班取消链接等。短信中的链接一旦点开,会有木马病毒被置入手机,从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绑定手机的银行卡内钱财被转走。

防范重点:对于陌生号码发来的链接,要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点开。

(四)网上购物退款诈骗

主要作案手法:受害人在购物网站买货后,不法分子冒充客服称,因无货或支付未成功要给予退款或重新支付,并通过QQ 发送退款链接,受害人打开链接后,根据提示先后输入身份信息、银行卡、手机号、验证码,犯罪分子通过远程操作,在输入验证码后,该银行卡内的钱即被转走。

防范重点:网上购物时不使用QQ号联系,更不能随便在不明链接中输入个人身份、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等。

(五)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诈骗

主要作案手法:受害人接到自称是某公安局电话,被告知其因涉嫌毒品走私、信用卡套现、赃款、贷款不还等理由让其将资金打到一安全账号,受害人因害怕便按其指示转账,从而被诈骗。

防范重点:接到自称是公检法等政府工作人员的电话并要求转账的,可拨打110进行咨询,切勿轻信并转账。

(六)冒充10086、95515等客服电话诈骗

主要作案手法: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冒充10086、95515等客服,发短信告知受害人其网银或电子密码器升级、有积分兑换等,诱骗受害人登录短信上的钓鱼网站以获取银行账号和密码。

防范重点:在收到含有陌生网址或链接的短信时,不要轻易登录或点击,可以就短信中的内容向银行或者公安机关进行求证,以防上当受骗。

(七)中奖短信电话诈骗

主要作案手法:借助网络、短信、电话等媒介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欺骗受害人将钱财转至指定账户。

防范重点:不贪小便宜!

(八)通过短信引诱汇款诈骗

主要作案手法: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请把钱打到银行卡里,卡号××××”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受害人碰巧正打算汇款,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即可能未经仔细核实,将钱直接汇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银行账号上。

防范重点:接到类似短信,应仔细核实,切勿大意。

(九)扫描微信二维码诈骗

主要作案手法:

1.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群,不发红包却退不出该群;

2.朋友圈拉你投票,点击链接被置入木马病毒;

3.在微信上玩各种算命小游戏,不少算命软件需要填写姓名、性别等个人隐私资料,这就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或者成为垃圾广告投放的便捷渠道。

防范重点:尽量不受好奇心驱使,对于不能确认安全的二维码或各类网络链接,不可轻易扫描点击。

(十)外地电话号码呼通即停诈骗主要作案手法:利用“呼通即停”的拨号方式,当受害人回拨该电话时,若按提示进行操作,则会被套取个人账户资料而造成财产损失。

防范重点:对于只响一声就挂断的陌生电话,不要回拨,未接到的陌生电话也尽量不要回拨,可以发短信询问。

(十一)网上订票诈骗

主要作案手法:不法分子预先制作“低价购票”网页,网页与比较热门的正规购票网站相似,受害人网上支付时,不法分子会以网络故障为由,要求按照其提示进行汇款操作。

防范重点:要到正规官网进行网上购票,一旦遇到各类“故障”要求以其他方式付款的切不可相信。

(十二)“领导”电话喊你去办公室诈骗 ★

主要作案手法:对方称是单位的“领导”,要约其谈工作,之后就以各种紧急命令,让员工给他汇钱,从而形成新型电信诈骗。通常情况如下:

1.骗子首先自称“领导或老师”,将事主叫去办公室。如果事主警惕反过来问许多详细问题,对方就会挂断电话。如果事主反应不及,表示的有犹豫,骗子就会装腔作势,并进行下一步行骗。

2.不会真的叫你去哪里见面,会编造一个理由让你见不到他,或者是约见客户,或者是开会等等。

3.在等待过程中,骗子会紧急打来一个电话,以“包红包”、“垫钱陪客户”等工作需要,让事主打款到对方账户,从而完成诈骗全程。

防范重点:不要盲目听从“领导或老师”的指示,而是要通过正确渠道核实人物身份、电话号码以及事情真伪。

三、犯罪分子骗学生的招术
(一)伪装身份,直接骗钱。诈骗分子李某,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持某电视台台长名片,高级摄像机一部,来到一所高校学生宿舍,声称要招收若干名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每人先交五十元报名费,经考试合格录用。当即不少学生与李某结交;并有二十多名学生报名交款。李某为这二十多名学生录了相,说是带回去审核时作参考。结果,李某骗得1000余元后,逃之夭夭。
(二)推销紧俏商品,以假钞骗真钞。不法分子张某和廖某探听到某高校刚发过奖学金,有意到女生宿舍行骗。她们带着紧俏的真皮背心去推销,优惠价说成108元,称交朋友,只收整数100无。行骗者事先就在衣兜里装好一张100元票面的假钞,买皮背心的女生付100元票面的真钞,行骗者接过去往衣兜里一插,马上又拿出来还给对方说:“最好付零钱”纯朴的学生万万想不到瞬间返还她的钱已经不是她刚才付的那张真钞了,又拿了两张50元的真钞付给对方。等得知上当,追行骗者已经来不及了。
(三)假装销”,乘机敲诈。某高校学生刘某和王某无聊闲逛到夜市场。有一人拿着“黄色光盘”鬼鬼祟祟地推销这两个学生经不住诱惑刚与其谈好售价,就冲出一伙人说:“我们是便衣,你们敢干这违法的事,是当场罚款,还是到所里接受审查。”行骗者诈光学生身上的钱还不满足,又坐出租车到学校里拿钱,碰上校卫队巡逻盘问,才当场抓获。
(四)故意撞人,勒索钱财。某高校的三位学生在灯光耀眼的大街上散步,莫明其妙地有一名过路人撞了过来。那人拣起落在地上的眼镜说你眼睛瞎了,我这副眼镜是进口玻璃、进口镜架,共配180元。”不知“行情”的同学以为三张正理嘴,不愁搬输赢。想不到又走来一伙人,摆出一副公道的样子说:你们撞人不认账,还想打人,若不赔偿.我们要帮他摆平。三位同学见势不妙,只得掏光身上的钱,还挨了一顿打。在回校的路上才明白,遇到的是合伙作案的骗子和流氓。
(五)骗取信任,掩盖作案真相。某校附近个体小吃店主张某,主动与校内几个经常来店进餐的学生拉关系表现得十分慷慨,不久即与学生交上朋友。学生也常将张某带进学生宿舍玩乐。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学生宿舍的钱物经常不翼而飞,造成有的学生连生活费、路费也无着落,张某有时还主动资助一点。同学们之间互相猜疑,唯独对张某不曾怀疑。后经校保卫部门周密调查取证,终于查获了张某利用往来自由之便多次作案盗窃学生大量现金、物品的事实。
(六)利用关系,寻机盗窃。诈骗分子王某在火车上遇一高校回家度假的学生杨某,故作热情大方,攀谈中,该生轻易道出了自己的在校情况,并说出自己同班好友龙某假期留校的情况。王某听后暗自高兴,随即下车、返身乘车来到这所高校找到龙某,声称自己是杨某最要好的“中学好友”,此次特意利用假期来找杨某,一同出去搞点“社会调查”,为撰写一篇论文搜集资料。龙某深信不疑,告诉对方杨某“刚刚离校”,并热情地提供了食宿方便。第二天,空虚的学生宿舍内8个寝室一片狼藉,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七)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以帮助办理出国手续,介绍工作,买紧俏商品等手法作为诱饵,达到行骗的目的。
四、高校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
(一)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社会环境千变万化,青年大学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择业和出国;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二)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人的感情是主体与客体的交流,既是主观体验也是对外界的反映,本身应该包含合理的理智成分。如果只凭感情用事、一味“跟着感觉走”,往往容易上当受骗。交友最基本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志同道合、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是真诚的感情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要学会了解、理解和谅解;二是严格做到“四戒”。即:戒交低级下流之辈,戒交挥金如土之流,戒交吃喝嫖赌之徒,戒交游手好闲之人。与人交往要区别对待,保持应有的理智。对于熟人或朋友介绍的人,要学会“听其言,查其色,辨其行”而不能“一是朋友,都是朋友”。对于“初相识的朋友”,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对于那些“来如风雨,去如微尘”的上门客,态度要热情、处置要小心,尽量不为他们提供单独行动的时间和空间,以避免给犯罪分子创造作案条件。
(三)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大学里,无论哪个学院、哪个专业,班集体总是校园中一个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在这个集体中,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应该加强沟通、互相帮助。有些同学习惯于把个人之间的交往看做是个人隐私,但必须了解,既然是交往就不存在绝对保密。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适合的范围内适当透露或公开,更适合安全需要,特别是在自己觉得可能会吃亏上当时,与同学有所沟通或许就会得到一些帮助并避免受害。
(四)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为了加强校园管理,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制度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给同学们带来一些不便但却是必不可缺的。因为绝大多数校园管理制度都是为控制闲杂人员和犯罪分子混入校园作案,以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和校园秩序而制定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